领域:
档案
LS000 · 慧灵呼吁“母奶哺乳”
但不同以往发出批评的声音,这次孟维娜“找事”,却是由机构自身实实在在的困难引起。在致北京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那封不到900字的信中,孟维娜提到,由于慧灵一直依赖国际机构的“洋奶”,经济危机来临后便开始断炊。
发表日期:2009年
浏览 107
下载 0
LS000 · 反对家庭暴力中的男性参与
2009年5月,发生在湖北巴东的邓玉娇事件引发国人的极大关注,事件中隐含的社会性别和对女性暴力因素也引起了众多女性组织的争鸣,并从各种角度展开了诸多讨论,同时令社会对针对女性的暴力关注大增。然而针对女性的暴力中,更普遍且更具有隐秘性的,却是发生在家庭内部的暴力,即家庭暴力。
发表日期:2009年
浏览 146
下载 0
LS000 · 中国NGO发展的第三条道路
徐永光,从事中国NGO事业近20年,一位从公募走到私募基金会的业界传奇人物。1988年辞去团中央组织部长职务,以10万元注册资金创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创立的希望工程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品牌。
发表日期:2009年
浏览 127
下载 0
LS000 · 非公募基金会对中国本土NGO生态影响
“去年南都拿出1 000万救灾,而且规定每个项目不超过5万,可以让很多NGO都介入到紧急救援中。我们以往的大的项目资金额度都在数百万元,相比之下,5万元对我们这样机构来说很少,但我还是觉得特爽,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用我们(基金会)的钱做自己的事情。”
发表日期:2009年
浏览 115
下载 0
LS000 · “纯洁”的慈善与遥远的“伟大”
在非公募基金会领导的发言中,“伟大”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如“伟大的情怀”、“伟大的企业家”、“伟大的慈善家”等等;而卡内基、洛克菲勒、比尔・盖茨的名字也经常被提及。在他们看来,成立基金会是成就“伟大”的捷径。
发表日期:2009年
浏览 131
下载 0
LS000 · 回顾与反思:从“遵道模式”到撤离遵道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来自各处的企业、NGO与个人志愿者,一起在绵竹市遵道镇建立了“遵道志愿者协调办公室”(以下简称“志愿者办公室”),并在抗震救灾期间开展了有序、有效的志愿服务,这一工作模式创造了地方党政和民间组织合作救灾的新模式,同时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双重褒扬。
发表日期:2009年
浏览 116
下载 0
LS000 · 体验农耕 多方共赢
曾几何时,二元体制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拉下一道巨大鸿沟,差异体现在心理、语言、饮食、公共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鸿沟却未见抹平,如今许多城市出生的“80后”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他们来说,曾亲眼见过的种植作物,可能还要追溯到小时候妈妈在厨房花盆里种的蒜苗大葱。
发表日期:2009年
浏览 126
下载 0